這幾年美國經濟的確有了發展,但并不像西方輿論所宣傳那樣"美好",更不能證明"資本主義經濟是最有活力的"。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弊病和問題仍然十分嚴重,甚至還在惡性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經濟成長率已在下降,貧富懸殊繼續擴大,解雇工人現象仍很嚴重。
二、 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已比1997年明顯下跌,只能達到2.5%左右,下跌14個百分點,工資收入上升些微,比經濟增長率低。同時美國國民所得差距也在擴大中。以實質所得來看,若將美國國民分成最低所得、次低所得,中等所得、次高所得和最高所得五個階層,1996年實質所得較1990年增加的只有次高所得和最高所得階層,最低所得和次低所得的實際所得反而減少,形成了富者越富,貧者愈貧的狀況。1997年美國億萬富翁才13位。1989年至1997年間,將股票收入和獎金計算在內,美國企業管理人員平均純收入增加了一倍,而工人純收入只增加了1.4%,而這些增加是工時的增加。1982年勞動人口收入最高的10%,每小時賺24.8元,最低10%收入6.28元,差距是3.95倍;到1996年反而是25.74元,差距是4.72倍。1982年勞動人口中收入最高的10%在加入各種福利后的收入是一小時35.16元,比起在最低10%一小時7.72元,差別是4.56倍。14年后由于高收入者薪資每小時多了1.73元,低收入者每小時降了0.93元,差距反而是5.56倍。從1980年到1996年,如果按物價膨脹率調整,只有高中文憑的非技術性工人平均工資降低了6%,但大學畢業生的工資上升了12%。美國貧困人口有增無減,1996年美國的貧困人口為3650萬人,比1995年增加10萬人,1996年美國兒童與65歲以上老人貧困比例基本未變,分別為20.5%和10.8%,18歲以下沒有健康保險的未成年人從1995年的980萬增加到1060萬人。
由于生活所迫,兼職打工的人數不少。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997年報告,全美大約有780萬人,占勞動總數6%,從事兩份工作,其中約23.8萬人從事兩份全工。
美國企業解雇員工亦處于高水平。1996年全美有115萬人遭解雇,1997年稍減,但通用、福特、IBM、AT&T等業績較好的企業也大量解雇員工。
美國97年申請破產的達134萬人,比96年112萬人上升19.5%,而自80年以來年破產案增加了400%;美國消費者協會認為銀行及信用卡公司推銷信用卡是導致消費者債務高升的主要原因。該組織稱約有5500-6000萬個美國家庭信用卡平均負債7000元,每年需付利息等費用1千多美元。
低收入戶不易租到平價公寓。美國"預算及政策優先中心"的研究報告說,95年大約440萬戶收入低于1.2萬元的家庭,找不到月租低于300元的公寓,比91年增加了一百多萬戶的低收入戶。70年低租金公寓超過貧窮收入家庭30萬戶,而95年有1050萬戶低收入戶,只有610萬個廉價公寓。
美國男女工資差距仍有鴻溝。60年全時工作的女性只能領到男性工資的六成左右,現在領到七成六左右。薪水最低的工作層多由非洲裔與西班牙裔女性擔任,她們通常只能領白人男性工資的53-63%,婦女的退休金也約只有男性的一半。(待續)
1946屆校友 唐文光
(稿源:《校友通訊》第二十六期)